当前位置:首页客户之家 > 资讯中心 >债券市场

一边是偿债高峰一边是取消发行 信用债开年屋漏偏逢雨

作者:  |   来源: 券商中国   |  日期: 2017-02-27
分享:

    信用债取消发行量飙升的势头,还是没有止住。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目前已有47只企业债取消发行,规模共计434亿元。众多分析师用"潮起"来形容信用债取消发行的"盛况",不无道理。
  一级市场融资难度骤然提升,只是硬币的一面;债市的另一面是,存量债券到期,即将到来的3月份是一个偿债小高峰。海通证券测算,3月份需要偿还或支付的债务规模达到5448亿元。
  债市的调整,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再久一点。
  主动取消发行增多
  "现在是第二轮信用债取消发行潮。第一轮是去年4月,规模超千亿,原因跟信用债违约汹涌、打击投资人信心有很大关系;这一轮是由从去年11月初开始的,最主要原因是资金面太紧,本身就在去杆杠。一个萝卜章搞得债市大跌。特朗普当选、美联储加息又让投资者根本看不清后市,那个时候护好流动性是最首要的,所以根本不敢出钱。即使发行了的(债),融资利率也很高。"一位大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告诉记者。
  他口中的始于去年11月末的第二轮"调整",目前为止仍然形式严峻。
  数据显示,去年11月取消发行的信用债有32只,规模297亿元;12月82只,规模901.2亿元。今年1月份29只,规模为225亿; 2月份有18只,规模210亿。、
    兴证固收研报观点还不算太悲观。该团队的观点是,本轮(即11月以来)取消发行的企业多数都是高评级的发行人,发行推迟和取消更多是为了主动回避高利率,对于行业基本面的负面冲击有限。而对于优质企业而言,发债规模减少、债务收缩更多是主动的去杠杆过程,并没有伴随着债务滚动以及现金流层面的压力,也就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信用资质。
  但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如果继续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企业融资肯定将再次转向银行贷款,而对于本来就很难从银行拿到钱的低资质企业而言,融资压力就又上升了。
  这似乎成了个死循环。
  接下来又是偿债高峰
  一级市场发行成本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企业发行人还本付息的压力,将在马上要到来的三月份达到年内高峰。
  海通证券研究团队表示,从存量债券到期情况来看,3月份和二季度是偿债小高峰。具体来看,3月份主要品种信用债到期量4033.4亿元,考虑到回售、提前偿还以及付息量,3月份需要偿还或支付的债务规模可达到5448亿元。其次的高峰是8月份,将到期3867.7亿元。
  而二季度的形式更为严峻。数据显示,4月份到期量为4393.2亿、5月份5020.77亿、6月份4065.78亿,二季度到期总量13479.75亿元,涉及1484只债券。
  数据来看,到期规模较大的1-2季度,企业又面临着比较紧张的融资环境,那么这些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间会加大分化程度。原本资质偏弱的公司筹资性现金的流出又会加深投资者对于该企业现金流运转风险的担忧,进一步推高融资难度,并令局部个体的信用风险问题加速暴露。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债券违约潮又要来了。借不到钱却又要还钱,简直可以用一句"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目前的债市了。